品牌启福缘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最后更新2020-12-11 23:04 |
浏览次数0 |
弥勒佛
弥勒尊佛,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据季羡林先生考证 “弥勒”是从吐火罗文音译过来的简称,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窥基(632年-682年,京兆雍州长安人(今陕西西安),唐代著名高僧,唯识宗创始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
早期的弥勒佛是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绘制、雕塑的。形象有菩萨和佛两大类。根据《弥勒上生经》塑造的弥勒形象为菩萨相,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其特点为弥勒身着菩萨装,双脚交叉而坐,后以左脚下垂,右腿曲屈,右手扶脸颊,称作“半跏思维像”此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等待下生的情景。云冈石窟第十三窟有一尊北魏时期的交脚弥勒佛坐像,像高13米,为早期的石窟弥勒。《弥勒上生经》,说他本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受到佛的预记,上生兜率天,成为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演说佛法,解救众生。依据《弥勒下生经》,说他将由兜率天下到人世间,接替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由菩萨变为未来佛。此为标准佛—相。自五代开始出现,五代后梁时期在江浙开始出现以契此和尚为原型塑成的笑容可掬的大肚僧人形象。至元代开始流行至今:大肚盘坐、喜笑颜开。据传,契此和尚圆寂前,曾留下偈颂:“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此被僧人认定为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弥勒菩萨的塑像就经常被塑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坦胸露腹的慈爱形像,常被称为笑佛、欢喜佛、大肚弥勒佛。安置在尊佛天王殿中,并逐渐成为定制。著名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便把菩萨的宽广胸怀和乐观态度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弥勒尊佛的形态不再具有以前形象那种庄严凝重的宗教意蕴,变得随和,贴近生活,深受百姓喜爱。
我厂工艺师们“居肆”根植于华夏浓厚的文化沃土,佛像雕塑制作务求“巧饰”;工艺流程力争上游,即艺为工,为求气韵生动舍得工本,为求骨法韵律舍工本,用金赋彩,用工巧饰,艺也,工也!